只是這時候的自尊心已經占了上方。所以不選擇頹廢地念念不忘。寧願在被子裏哭,也要在人前笑。
倘若對方想忘記,你又何必去記得;倘若對方心裏沒你,你又何必太放對方在心上;倘若沒有甜蜜,又何必回憶什麼。記得愛過,便好。
這世間總說男子薄情,其實未必盡然。就好像林徽因可以決然轉身,徐志摩卻黯然憂傷一樣。有時候在感情裏,我們反而更加下不了決心,優柔寡斷,更加念舊。
我很佩服林徽因的果敢,她敢愛,也敢在最美麗的時刻轉身,我們看到的是她的決然,也許她在轉身的那刻,眼淚也會掉落,但是她留給徐志摩的,卻是一生的念想。她仿佛沒有受到這段感情的影響一般,依然清澈。
我是天空裏的一片雲, 偶爾投影在你的波心—— 你不必訝異, 更無須歡喜, 在轉瞬間消滅了蹤影。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, 你有你的,我有我的,方向; 你記得也好,最好是忘掉, 在這交會時互放的光亮!
徐志摩的這首《偶然》是作給林徽因的。
你有你的,我有的我,方向;你記得也好,最好忘掉……多無奈的句子。
這世間的戀人又好像他們如此,分開後,一個選擇抹去所有愛過的痕跡,一個卻選擇永遠記得。記得看過一篇帖子,說陳升開過一場演唱會,門票是必須情侶一人買半張,1年後必須還是這兩個人拿著各自的半張票才能入場。只是一年後,演唱會的很多位置空空的。
這世間,太多無奈,最無奈的,莫過於錯過。
泰戈爾說:我們如海鷗之與波濤相遇似地,遇見了,走近了。海鷗飛去,波濤滾滾地流開,我們也分別了。
有時候兩個最般配的人,未必最適合在一起。比如徐志摩與林徽因,如同兩塊美玉,都太美,在一起,反而會磕碰了彼此;在一起,卻不如彼此遠遠相望。
也許正因為這許多的無奈,所以我們才希望完美。
上午沒事,翻看了空間裏所有以前寫的日誌。看了那些曾經的訪客,曾經很近的朋友和一些人,只是現在還在身邊的,似乎沒有了。
我們總會在不經意間,變成另一個人生命中的風景, 而自己卻毫不知曉;另一個人也會在不經意間,走進我們的生命,卻在下一站離開了。所以我們才要更懂得珍惜,因為也許一句不經意的再見,就真的永遠不見了。
每個人都是另一個人生命中的一個過客,但是確實每個路過的過客,途徑的風景,都是不同的。也許這一生,只有一個那樣的人,或好或壞,但只有那麼一個。
有的人,會讓自己愛的不知所措,忘卻自己,愛的濃情蜜意,最後也傷的體無完膚;有的人選擇愛的清醒,不失去自己,愛的清心寡欲,離開時也只是淡然一笑。之中滋味,我想只有真的經歷過才會明白。誰更傻?誰都不傻。酣暢淋漓的愛過,痛過,才知世間的無奈與變化,才懂得更加珍惜身邊的人;清心寡欲的愛過,傷過,才能抽身於紅塵外,永遠讓別人眺望自己。
有時候明明不存在結果的付出,我們卻甘心情願。願意為一個人放下高傲,願意為一個人放下性格,願意為一個人放下脾氣,愛的低調。很多事情,我們都懂,只是選擇不去想而已,我想心與心是彼此隱匿不了的,所以每個人的潛意識,都能回答自己。
但不知所措,甘心情願,只是因為,愛了。